喜报|热烈祝贺亨特医疗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e9f04ff66cceff4f8a25b09bba82b89


近日,由四川天府亨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同“亨特医疗”)自主研发的《一种等量置换的血浆置换系统》(专利号:ZL 2022 1 0899402.4)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是亨特医疗坚持“科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亨特医疗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5bb05f1e374e18a61ffade707a126c2


★背景技术★


血浆置换是现代血液疾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治疗时净化血液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浆置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液分离机,在体外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成分,然后丢弃含有害致病因子的血浆,并用等量的置换液代替血浆,再将血细胞成分和置换液一起回输到患者体内。


由于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因此在血液采出人体后,必须及时进行抗凝处理,形成抗凝全血进行血浆分离,分离完成后,废弃血浆中包括一部分抗凝剂,而补充的置换液需要与真正人体丢失的血浆体积一致。目前,置换液是通过单独的泵系统输送至人体,不能做到精准实现置换液的等量输送。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新血浆置换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量置换的血浆置换系统,解决血浆置换过程中置换液与人体丢失血浆体积不能精确实现等量置换,现有的置换液独立输送导致的操作麻烦的问题。


突破行业痛点,以创新赋能技术升级


精准等量置换是血浆置换治疗 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核心保障 ,本发明专利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持血容量稳定,避免循环紊乱


精准等量置换可防止因血浆清除量与置换液补充量不平衡导致的低血容量或高血容量。若置换液不足,可能引发低血压、器官灌注不足;若过量则可能导致高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尤其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风险更高。例如,快速输注高浓度白蛋白可能因渗透压骤升引发组织液向血管内转移,需通过稀释或调整输注速度规避。



保证致病物质的有效清除与功能替代、提升治疗效率与经济性


等量置换可确保清除致病物质(如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同时,补充必要的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生理成分。例如,新鲜冰冻血浆(FFP)可补充凝血因子,适用于肝衰竭或出血倾向患者;白蛋白溶液则适用于需维持胶体渗透压的情况。若置换液量不足,可能导致致病物质残留,降低疗效;过量则可能稀释有益成分(如血小板),增加出血风险。


精准计算置换量(如基于公式:EPV=0.07×体重×(1-HCT))可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率与经济性。例如,1倍血浆量置换可清除60%大分子致病物质,而1.4倍血浆量可清除75%,需根据疾病类型和分子特性选择最佳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血浆或白蛋白消耗。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降低并发症风险


置换液的成分需与丢失血浆的电解质浓度匹配。白蛋白溶液中钾、钙含量较低,若未精准补充可能引发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尤其使用枸橼酸抗凝时),需通过监测调整。


此外,FFP中的枸橼酸盐代谢后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需控制输注速度并监测酸碱状态。精准等量置换可减少过敏反应、凝血异常等并发症。例如,FFP输注过量可能增加过敏风险,而白蛋白过量可能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通过等量置换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和免疫指标,可优化治疗安全性。


厚积薄发,彰显企业硬核实力


作为省级科技型企业、《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工业企业稳生产拓市场提质效的若干措施(试行)》政策中2025年第一季度的“种子库”企业,亨特医疗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依托多学科权威专家及博士后领衔科研团队,持续深耕血液抗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image


亨特医疗先后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起草《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备与检验规范》等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实力获政府与行业双重认可。


image


此项发明专利标志着亨特医疗成功攻克血液抗衰技术领域又一技术难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既是对亨特医疗科研实力的权威认证,更将驱动亨特医疗以科研技术攻坚为引擎,持续推动血液抗衰技术的迭代升级。


亨特医疗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核心价值观,以创新成果加速推进行业标准化进程,不断为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